网友<大牛哥>的回复:
茶的别称雅号有:
1.荼。
陆羽《茶经》记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只是其中一项。后来,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2 .茗。
唐代后许多诗文中指茶。唐朝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唐朝诗人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中写道:“爱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
3 .清友。
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竹里品茶并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古人视此为雅事。
4 .不夜侯。
茶的雅号,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5 .清风使。
据《清异录》载,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6. 龙芽风草。
除了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就是茶汤的烹煮了。宋代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有云:“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意为烹一杯香茗,要许多环节,尤其煮汤,更需一丝不苟。
判断新茶与陈茶:
1.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2.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3.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网友<天涯>的回复:
茶的别称雅号有茗、荈等。
茗:意思是茶。引申义:由嫩芽制成的茶,而茗由吴人陆玑《毛诗·草木疏》发表,说“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含义:
1、指一年之中春初之时采摘的刚抽芽的嫩芽。意为极嫩之茶。
2、形声。从艸,名声。本义:早采为“茶”,晚采为“茗”,后泛指茶。
3、茶树的嫩芽。 《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藓,嫩叶谓之茗。”
品茗指南
一、饮茶与季节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一般主张: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二、新陈茶的辨别
要判断新茶与陈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辨别:
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