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肉骨茶是一种骨肉兼饮茶的饮食方式,闽南语:Bah-Kut-Teh ,风味享誉海内外。肉骨茶分为新加坡的潮州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潮州肉骨茶有较重的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则药材味较重。
吃肉骨茶,不是上高档酒楼,而是在当街的大排挡。在吉隆坡的一些街衢里巷,这种肉骨茶的排档总是很火爆,磨得光光的石桌石凳很少有空出的时候。肉骨茶排档晚上是不开的,所以吃“茶”的时候,阳光便会在篷靠的两侧编织着束束光网。
就在这暖洋洋的氛围中,品味马来西亚的名吃,怎是一个“惬意”了得!吃得虽然简单,却程序整饬。在马来西亚,无论是高档酒店、时髦熟菜店,还是设计特别的路边小吃,用餐形式都非常考究。比如,吃串烧,摆桌时会附加上一碟花生辣椒酱、方块饭团、青瓜和洋葱吃肉骨茶亦然。
先上一壶茶,你可以用茶水把杯子和餐具里里外外冲一遍,将套装的调料、蒜米、树椒油和辣椒丝倒入餐碟中,以备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然后,在品茶间,一砂锅热气腾腾冒着芬芳药香的肉骨茶便端上来了。
网友<苏州马小云>的回复:
肉骨茶是以肉与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
肉骨茶的口味可以分为新加坡的潮州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潮州肉骨茶有较重的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则药材味较重。
虽然肉骨茶名为“茶”,不过却是一道猪肉药材汤,汤料却完全没有茶叶的成份,反而是以猪肉和猪骨,混合中药及香料,如当归、枸杞、玉竹、党参、桂皮、牛七、熟地、西洋参、甘草、川芎、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胡椒,熬煮多个小时的浓汤。"肉骨"是采用猪的肋排(俗称排骨);而"茶"则是一道排骨药材汤。
肉骨茶
特色吃法
先上一壶茶,你可以用茶水把杯子和餐具里里外外冲一遍,将套装的调料、蒜米、树椒油和辣椒丝倒入餐碟中,以备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然后,在品茶间,一砂锅热气腾腾冒着芬芳药香的肉骨茶便端上来了。其汤极其香浓,有种独特的味道,肉骨也很细嫩,再加些蘑菇或冬菇,就是地道的吉隆坡式肉骨茶了。
当然,还可以配上一碗切成寸段的油条,泡在汤里,这种方式吃油条,别有一番滋味。偶尔,摊主会向食客透露汤的秘诀,在于香料的精选和材料的新鲜。而他们每天凌晨5点,便会到摊口来用慢火熬汤,往往要用上三个小时。
网友<小n>的回复:
肉骨茶是华人在南洋地区发明的一道菜品,肉与骨配合中药做成汤,盛行于东南亚一带。
肉骨茶虽然名中有“茶”,但实为猪的肋排混合香料(枸杞、当归、八角、西洋参等)和中药熬制的浓汤,其中并无茶叶或其中某种成分。由于人们在食用时多数会泡茶来解除肉的肥腻感,所以习惯性称其为肉骨茶。
最早,马来西亚人通常将肉骨茶作为早餐来食用,配以油条和辣椒等。慢慢地,现在人们发现和米饭或面条搭配也有独特的风味,且全天都能够品尝到。当地人常说,吃肉骨茶不需要选择名气盛大的高档饭店,街边随处可见的大排档才尤其正宗。肉骨茶可谓是一道营养丰富又经济实惠的美食。
肉骨茶的种类
1、新加坡的潮州派。该地区的肉骨茶会放入大量白胡椒,入口带有辛辣之感,肉色偏淡,与客家名菜猪肚鸡有相似之处。
2、马来西亚的福建派。该地区肉骨茶以药材为主,药味浓郁且突出。再加上酱油或豆豉调整味道,颜色较深。
3、广东派。有些广州地区会在肉骨茶中加入少许药酒,力求让其营养更加全面,口感更加丰富。
4、融合派。马来西亚有一种“干肉骨茶”,即将肉汤加入淀粉,让其成为粘稠可挂糊的汤汁,再加入鱿鱼、枸杞、干辣椒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且马来西亚的信奉伊斯兰教的人较多,肉骨茶也随之出现了用鸡肉代替猪肉的清真版本,加入鲍鱼或海参等海鲜加以辅佐,鲜味更浓,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