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说到乌龙茶,自然要提到福建,福建对于乌龙茶这样的功夫茶的泡茶手法十分娴熟,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的琥珀色茶汁是其特色。但其实乌龙茶只是总称,还可以细分出许多不同类别的茶。例如:水仙、白牡丹,以及适合配海鲜类食物的铁观音等等,
一、泡茶用水
自古以来,善于饮茶的人,都把名茶与好水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提并论,加以品尝。茶与水的关系犹如红花与绿叶。“鱼得水活跃,茶靠水冲泡”。名贵的茶,没有甘美的水来冲泡,就难以发挥独特的香、味,所以宋代王安石有“水甘茶串香”之句,李中也有“泉美茶香异”之说。水有泉水、河水、井水、湖水、雨水、雪水和自来水等,各种水质不同,泡出来的茶就不一样。《茶经》论水,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颇有道理。一般说,山泉水、雨雪水为“软水”,河水、井水、自来水为“硬水”。如能取泉水、溪水等流动的天然“软水”来泡茶是最为理想。其次,没有污染的井水、自来水也可以。总之,泡茶用水要求水源没有病源体污染,没有工业污染,水的感官性状良好,即无色、无臭、透明、无异味、无悬浮物,舌尝有清凉甜润的感觉,水的PH值为中性7,煮沸后永久硬度不超过8度,这样的水就适用于泡茶。
二、泡茶器具
名茶与茶具总是珠联璧合的。范仲俺的“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阪中翠涛起”;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都是用赞誉茶具的珍奇来烘托佳茗的优美。历史上品饮乌龙茶的茶具十分考究,备有一套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茶房四宝”,即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陶磁风炉或白铁皮风炉;玉书碨--扁形薄磁的开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孟臣罐--江西宜兴产的用紫砂制成的小茶壶,容水量约50毫升;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只,每只容水量约5毫升。当今泡饮乌龙茶的茶具仍然脱离不了这“茶房四宝”,只是有所变化,更趋实用化、方便化。目前普遍使用的“茶房四宝”有小电炉、钢质开水壶(也有电炉与开水壶配套称为“随手泡”)、钢质茶盘(或塑料茶盘),“白瓷盖碗”(钟形,高5.5厘米,口径8.2厘米,底径4.5厘米;这种盖碗放茶叶、嗅香气、冲开水、倒茶渣都很方便)和小茶杯,这样才具备泡饮乌龙茶的条件。
三、泡饮技艺
乌龙茶的泡饮具有独特的技艺,在泡饮的过程中也别有一番情趣。其泡饮技艺共有8道程序。
首先是烧开水,水温以“一沸水”(即刚滚开水)为宜。水烧开时,要把盖碗(或茶壶)、茶杯淋洗一遍,这样既卫生又能加温,然后把乌龙茶放入盖碗(或茶壶)里。用茶量盖碗为5-10克,茶壶视大小而定,小茶壶约占茶壶容量的四五分,中茶壶约占三四分,大茶壶约占二三分。这些动作包含着三道程序,即“山泉初沸”、“白鹤沐浴”和“乌龙入宫”。
接着提起开水壶,自高处往盖碗或茶壶口边冲入,使碗(壶)里茶叶旋转,促使茶叶露香;开水冲满后,立即盖上碗(壶)盖,稍候片刻,用碗(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这是第四、五道程序,称为“悬壶高冲”、“春风拂面”。
泡一二分钟后(泡的时间要适当,太短,色香味出不来;太长,会产生苦涩味),用拇、中两指紧夹盖碗,食指压住碗盖,把茶水依次巡回斟入并列的小茶杯里。斟茶时应低行,以免散香失味。斟到最后碗底最浓部分,要均匀地一点一点滴到各茶杯里。这样,达到浓淡均匀,香醇一致,也蕴含着主人的深情厚意。这是第六、七道程序,叫做“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茶水一经斟入杯里,应乘热细吸,以免影响色香味。吸饮时,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啜边嗅,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是第八道程序,称为“品啜甘霖”。
冲第二遍茶时,仍要用开水烫杯,泡二三分钟后斟茶。接下去冲第三遍、第四遍......泡饮程序基本一样,只是泡茶的时间逐道加长些,但要根据茶的品质优劣而定,好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冲泡七八遍仍有余香。
乌龙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胆固 醇含量,有降低血压、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最近发表在《肥胖期刊》 上的一项研究指出, 经常喝乌龙茶的人,身体质量指数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喝的 人低。而且,女人减肥的效果比男人显著。这是因为乌龙茶同红茶及绿茶相比, 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 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乌龙茶的泡法有多种多样的,功效极其强大。经过紫砂印象教您的泡茶方式更是能泡出乌龙茶的特色来。
网友<真可云>的回复:
赏茶:由茶罐直接将茶倒入茶荷(一种盛茶的专用器皿,类似小碟)。由专人奉至饮者面前,以供其观看茶形,闻取茶香。
温壶:将热水冲入壶中至半满即可,再将壶内的水倒出到茶池中。
置茶:将茶荷的茶叶拨入壶中。
温润泡:注水入壶到满为至,盖上壶盖后立将水倒入茶公道杯中。(目的是为茶叶吸收水份并可洗去茶的不洁之嫌。)
温杯烫盏: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第一泡:将适温的热水冲入壶中,注意时间以所泡茶叶的品质而定。
干壶:执起茶壶,先将壶底部在茶巾上沾一下,拭去壶底的水滴。
倒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分茶:将公道杯的茶汤倒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洗壶、去渣:先将壶中的残茶取出,再冲八水将剩余茶渣清出倒入池中。
倒水:将茶池中的水倒掉。清洗一切用具,以备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