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这次评测的白酒是老白汾酒 42 度 475 毫升,国标优级酒质单瓶是 100 块钱。
先说喝酒的体会,这种最大的特点是在勾调上,它还原了过去老传统清香的风格,就是入口微甜,有一点刺激性,这个刺激性要比同度数的浓香要强,还能喝到一些爽口的苦味。那整体始终是甘爽。我说的这些刺激和苦它不是缺点,是传统大曲清香的特点只不过我们现在喝酒就不太喜欢苦,不太喜欢刺激。所以很多酒厂也是特意把酒调得偏相柔偏醇。其实一个完整的好酒,喝起来的感觉是既百味杂陈又协调舒服的。这个 42 度的老白汾。具体先说优点,它的闻香是单一,就是纯粹舒服的水果香气,香气有清新感,有芳香感,感觉是清爽,这和浓香追求的浓郁完全不同,入口是微甜,这种甜是一种水果的微酸带甜,它很像甜杏的味道,后味也是微甜,回味很干净,整体的香气是一贯到底,纯粹自然,干脆利索,没有什么多余的变化和香气。饮后反应很不错,我一小时喝了三两多,没有问题。
再说缺点,这酒在 100 块钱这个级别,缺点是不算明显的。如果非要挑,那有四点,第一个是陈化的程度不太够,确实是能喝到新酒的刺激感,这个是呛辣,但是不强。第二点是后味有清苦,那虽然这是传统清香的特点,但是这个酒的苦是稍显明显的。第三是限于度数,这酒的香气有点小也有点短。第四是这酒的陈香,陈香气是有感觉就是香气协调规矩,但是沉香鲜感不足,在口感上不够绵柔不够含蓄。我刚刚提到说这酒一个是有微酸带甜,这一点要特别说明,好的白酒在专业的品评里是没有这个词的,而且酒厂也很不愿意说自己的酒酸,因为酸不是好酒追求的,但是通过正常发酵适度自然的产酸对酒体是能起到一些成香缓冲刺激的作用的,而且酸也是产酯的前驱物质。在各种香型的成分对比里头,乙酸含量最高的就是清香酒。我在简单用一句话概括的说汾酒的工艺和这酒的性价比。汾酒原料是高粱,高粱蒸熟拌好了曲放陶瓷缸,埋土里发酵 28 天拿出来蒸酒,蒸好了剩下的酒醅再加起发酵 28 天拿出来蒸酒,这两次蒸出来的酒兑在一起就是汾酒。
在汾酒工艺之下,我想再说点,以前没说过的。第一点是商家宣传说汾酒是最干净的酒,这个干净怎么理解呢?这个干净真正的意思是香气成分少,是清香工艺要求里没有老窖泥,所以不能说汾酒最干净,别的不干净。如果非比谁成分少,那 12 大香型里米香最少。第二点是清香的性价比。清香白酒因为工艺相对浓香和酱香比较简单,它的生产周期也快,成分也少,勾调的组合变化也相对少。所以高端的清香精白酒,它的酒体变化程度就会相对少。所以价格差距太大的清香酒,酒质的区别会相比浓香和酱香更不明显。所以单看产品过于贵的清香酒,它的性价比是比较差的。工艺和酒评我说完了,
我再说说老白汾的品牌包装和这个 42 度这个单品的性价比。我个人觉得老白汾品牌的含金量在汾酒里是最好的。因为那个 1915 年的万国博览会得甲等金制大奖章就叫老白汾而不是青花汾。而且在汾酒自营的这个四个品类里,就是玻汾、青花汾、老白汾和竹叶青这四类只有老白汾的勾调是偏传统清香,而且包装也是走传统风格,它是一个小酒坛子很朴素坛子上扣个小杯子挺实用的。但是在性价比上我觉得价格有点高,同价位选浓香能选中不少。选清香,确实汾酒一家独大。要喝老传统的清香,要不就是这个 42 度的 100 块钱,要不就是,53度的零售是 160 块钱左右确实是贵。所以喝汾酒我是建议买玻汾系列就行了,老白汾的酒质比玻汾系列是要好,但是三倍的差价我觉得不是很值,也可能会有不太适应这种偏传统清香,带的一些少量的刺激感和厚苦的味道。清香型白酒品评计分标准在色香味格四大项满分是40,最终得分是 33 分。品牌和性价比满分是10,我给了 6 分,再加上 50 的基础分,最后总分是89。 89 在评测定级里属于第三档优质得分是得在了传统规矩的酒质和品牌影响力。失分是因为性价比,我觉得因为汾酒的品牌溢价过高,清香工艺的生产周期也相对快,还有同价格也有很多其他香型选择。所以老白汾的性价比并不算太好。
网友<里论外几>的回复:
老白汾就是汾酒的一种,你这里说的老白汾应该是十年陈年的,而你说的汾酒应该是三十年的,或者没有年份的高度汾等等。价格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网友<晓月>的回复:
肯定是53度十年老白汾酒好喝了,经典产品,工艺成熟。而53度紫砂汾酒更多的是把紫砂做卖点,酒的味道不正,但关键还在于汾酒的构造是不适宜紫砂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