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液波震颤(液波震颤和振动水声的区别)的问题。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流动浊音与液体波动震颤的区别
动浊音和液波震颤的区别:自由液的位置不同。检查液波震颤时有三到四升腹水。肥胖者往往具有假阳性特征。是肝硬化引起的肝腹水。振动声学检查时,胃里有大量液体。正常人在饭后或喝太多液体时会出现假阳性特征,一般是幽门梗阻或胃扩张所致。
当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可以感觉到液体波震颤。
正常情况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起到润滑肠道蠕动的作用。在任何病理情况下,当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只是一种症状。腹水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腹膜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腹膜转移肿瘤和结缔组织疾病。腹水的诊断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腹水达到500ml时,可用肘、膝叩诊确诊;腹水1000ml以上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水时,腹部两侧隆起如蛙腹,检查时可出现液波震颤。少量腹水只能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
腹部触诊如何诊断疾病?
触摸检查
61触诊:(1)浅触诊:用于检查腹壁张力、压痛、肿块、心跳;(2)深滑触诊:用于检查腹部器官或肿块,触诊肝脾时要特别注意与呼吸运动的配合;(3)手触诊:主要用于肾、脾的触诊;(4)深部压力触诊:用于检查压痛和反跳痛;(5)叩诊:用于腹水患者检查腹腔内肿大的器官或肿块;(6)钩指触诊:适用于腹壁薄软者及儿童。
61触诊内容:
(1)腹壁紧张:正常腹壁柔软,腹膜炎、血性腹部、大量腹水时张力增加;
(2)压痛和反跳痛:正常人没有压痛和反跳痛,只有在腹部器官炎症不累及壁腹膜时,才会引起反跳痛。三方腹膜炎包括腹肌张力增加、压痛和反跳痛。
(3)肝脏:正常人肋骨下摸不到,少数人能摸到肝脏下缘,但在肋骨下不到1cm,剑突下3cm,柔软光滑,无压痛。肝可见于肝炎、肝肿瘤、肝脓肿、肝充血等。注意肝脏的大小、质地、压痛、表面形态、边缘、搏动和摩擦;
(4)胆囊:正常人摸不到。比如你在右肋下的腹直肌外缘摸到一个张力很高的梨形或椭圆形肿块,它会随着呼吸上下移动,这就是胆囊增大、胆囊炎、癌症、结石。无触痛的壶腹癌引起的胆囊增大。Murphy征阳性和Courvoisier征阳性的区别。
(5)脾:正常人摸不到脾,脾肿大有测量。临床上,脾大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肿胀较轻时,脾脏下界在左肋下2cm以内;中度肿胀,超过2厘米至脐部水平;脐水平或前中线高度以上肿胀;
(6)肾:双手触诊,一般正常人触及不到,儿童或瘦人可触及右肾下极。肾输尿管方向:四分之一肋点——腹直肌外缘与肋弓的交点,相当于肾盂的位置;输尿管上点——脐平面上腹直肌的外缘;输尿管中点——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第二输尿管狭窄;肋脊点——背部第12肋与脊柱夹角的顶点;肋腰点——背部第12肋与腰肌外缘夹角的顶点。当肾脏和尿路出现炎症或结石病变时,上述穴位可有压痛。
(7)膀胱:耻骨以上可触诊到充盈的膀胱,呈半球形囊状感,排尿后消失。
(8)胰腺:通常不可触及。
3.腹部质量:
(1)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腹直肌和腱中风;腰椎体和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右肾下极;腹主动脉
(2)异常包块:指上述以外的异常包块时,应注意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活动度及其与腹壁、皮肤的关系。
4.液波震颤:可检出大量腹水,超过3000-4000ml。
5.振动音:胃内有大量液体和气体时可出现。正常人饭后或吃大量液体时可有上腹部振动音。病理状态可见于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中医实用技能:体格检查(二)
[腹部]
14.腹部检查
(1)腹部体表标志:肋弓下缘、上腹角、腹部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区表达正确,可在腹部指示;
(2)目测诊断 *** 是否正确;①受检者仰卧,充分暴露整个腹部并弯曲双腿,嘱其放松腹肌,受检者在右侧。②检查者的视线与被检查者的腹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3)然后抬头,从上到下检查整个腹部。
(3)能表达检查的主要内容。①腹部形态、肿胀、凹陷及腹静脉;②呼吸运动、胃肠型、蠕动波。
15.腹部触诊
(1)浅表触诊;
(1)考官应站在考生的右侧,前臂应与腹面齐平。首先将整个手掌放在腹壁上,让患者适应一段时间,提供并感受腹壁的张力,然后以轻柔的动作开始触诊。
(2)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触诊时手指必须并拢,避免指尖刺伤腹壁。
(3)检查每个区域后,检查者的手应抬起离开腹壁,不能停留在整个腹壁上移动。
(2)检查内容:
①腹部异常包块触诊:触摸异常包块时,应注意:部位、大小、形状、质地、压痛、活动度。
②液波震颤:患者仰卧,双腿屈曲,腹壁松弛。检查者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腹壁的一侧,其余四指并拢微曲,用指尖轻敲对侧腹壁或用指尖敲击腹壁。为了防止腹壁本身的振动传递到对面,可以将另一个人手掌的尺侧边缘压在肚脐的腹线上。。
③压痛和反弹性压痛:在腹部触诊压痛后,检查者可暂停手指片刻,使压痛感觉稳定,然后迅速举起手离开腹壁,使受检者感到腹痛突然加重。
④胆囊墨菲征:医生将左手掌平放在患者的右肋缘,用拇指按压右侧腹直肌外缘和右肋缘的胆经穴位,然后指导患者缓慢深呼气,直至患者将发炎的胆囊下移时触及用力按压的拇指,引起剧烈疼痛,结束吸气称为墨菲征阳性。急性胆囊炎阳性。
16.肝、脾、胰和肾触诊
(1)肝脏触诊①单手触诊:患者腹式呼吸,仰卧,屈膝。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置于右上腹或脐右侧大致平行于肋缘处,估计肝脏下缘。当受试者呼气时,他的手指深深压入腹部,当他再次吸气时,他的手指向前向上触摸移动的肝脏边缘。这样手指就不能离开腹壁,逐渐滑向肝缘,直到摸到肝缘或肋缘。
②双手触诊:检查者右手位置与单手触诊相同,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右腰,拇指张开置于肋骨处,触诊时左手向上推(2分)。
(2)脾脏触诊;
①检查者左手绕过腹部前侧,手掌放在左腰部第7 ~ 10肋处。试着将他的脾脏从后向前抬起,右手手掌平放在上腹部,大致垂直于肋弓,用手指的弯曲力按压腹壁,直至触及脾脏边缘。
②仰卧位不能触诊脾脏时,嘱受检者取右侧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然后双手触诊。
③临床上脾肿大常分为三度:深吸气时脾缘低于肋骨2cm以下,为轻度;如果在肚脐以上2厘米以上,为中度肿胀;如果超过脐水平线或前中线,则高度肿大,即巨脾。可以描述上述脾肿大。
③胰腺:摸不到。叩诊正常时,脾浊音叩击左腋中线第9-11肋间,长4-7cm,不超过前腋。
④肾脏触诊:仰卧位触诊右肾时,要求患者屈腿深呼吸。医生站在患者右侧,用左手手掌托住患者右腰,向上推。右手掌的正方形在右上腹,手指方向大致平行于右肋缘,略横。当病人吸气时,他的手碰到了肾脏。触摸左肾时,在患者面前水平握住左腰,右手手掌水平放在患者左腹部。按照以前的 *** ,正常人的肾脏一般是很难摸到的。
17.腹部叩诊
(1)打击手法、动作和力度;可采用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常用简单叩诊。
(2)流动浊音叩诊;腹腔游离腹水1000ml:让受检者仰卧,从腹部中间开始,敲腹部两侧。发声时,指板手不离开腹壁,让受试者右侧卧,指板在腹部更高点,然后击鼓。叩击小腹时,叩击声再次响起,然后受检者左侧卧。这种敲击会发生在不同的位置。
(3)膀胱叩诊;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当膀胱充满时,从脐孔处向下轻拍。当鼓变成浊音时,它是膀胱的浊音边界。排尿后可变成鼓声。
(4)脊柱肋角疼痛的检查 *** ;检查时,受检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将左掌平放在患者脊柱角处,右手握拳轻拍其左背部。
(5)叩诊肝浊音上界。
沿着右侧锁骨中线从肺区向下敲到腹部。肝上界为清音转浊音时(沿右锁骨中线延长线,自下而上,肝下界为鼓音转浊音时)。正常肝脏的上界在右锁骨第5肋间线、右腋线第7肋间线和右肩胛骨第10肋间线之间。
(6)胆区叩诊:受检者右侧卧,左掌平放在胆区,紧贴皮肤,右手握空心拳,用尺(力度适中)轻敲左背部,观察有无疼痛。
18、腹部听诊
(1)肠鸣音听诊
①听诊器胸片应放在腹壁上,全面听诊各部位。
②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③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
④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肠鸣音明亮而高。
⑤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2)可听到腹部血管杂音(动脉和静脉)。
①动脉杂音听诊位置正确:常位于腹部正中或腹部一侧。
②静脉杂音听诊位置正确:常位于脐周或上腹部。
[沈静]
19.深浅反射
深刻反思:
(1)跟腱(踝反射):受检者仰卧,髋、膝微屈,下肢向外。检查者左手弯曲受试者足背成直角,用叩诊锤敲击跟腱。反应是腓肠肌收缩,脚向足底面弯曲。
踝阵挛:让患者仰卧,髋、膝微屈。医生捏住患者小腿和患者足掌前端,用力过度拉伸踝关节。积极的结果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有节奏的收缩。
(2)肱二头肌反射:受检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放在受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右手用叩诊锤轻敲左手拇指甲,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导致屈肘。
(3)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受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受检者仰卧,受检者左手抬起膝关节使其弯曲约120度),右手用叩诊锤叩击膝髌骨下的股四头肌腱,可导致小腿伸直。
浅层反射:
(1)腹壁反射考生仰卧,下肢微屈,使腹壁放松。但他用一根钝竹棍,沿着肋缘、脐水平、腹股沟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轻抚摸腹部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
⑵角膜反射:要求受检者注视检查者竖起食指的上方或一侧,避免直视棉签,用细棉签从角膜外缘触及角膜。正常情况下,受检侧眼睑迅速闭合,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眼睑闭合的反应也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0、脑膜 *** 征
(1)颈部强直(颈部阻力):受检者仰卧,颈部放松。考官左手托住考生的枕头,右手放在胸前。他用左手按住枕骨部分,屈曲脖子。胸部可正常触及,如下巴不能紧贴胸部,检查者抬起时有阻力感,患者感到颈后疼痛,为颈强直。布氏征
(2)柯尼希征:受检者仰卧时,抬起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弯曲成直角。膝关节也近直角时,检查者左手压膝关节,右手提小腿至膝盖,正常人可达135度以上。如果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3) Brudzinski征:受试者仰卧,下肢伸直,受试者在右侧,右手压在胸前,左手用于枕托。低头的时候,观察膝盖会不会弯曲。
21.锥体束病理反射
(1)巴宾斯基巴宾斯基顺着患者的足底外侧边缘,由后向前至小拇指脚跟,向内侧翻。积极的反应是母亲的脚趾头向后伸展,其余脚趾呈扇形展开。
(oppenheim oppenheim征的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缘自上而下推动,阳性表现与巴宾斯基征相同。
(3)戈登氏征(2分):以一定的力捏腓肠肌中部,阳性表现与巴宾斯基氏征相同。
(4)ChaddocK征(1分)在外踝下方的足背外缘用尖竹签,由后向前划至趾-跖趾关节处。阳性表达与巴宾斯基征相同。
(5)霍夫曼征:医师左手托住患者手腕,右手食指托住患者中指,微微上提,使腕关节略超伸,然后拇指迅速刮患者中指甲。由于中指屈肌的牵引,其他四指略呈掌侧屈曲。
水波颤动和流动浊音的共同点。
液体震颤和流动浊音都是腹部体检的 *** 。
当腹水量超过1000 ml时,则体现为移动性浊音。
液波震颤法检测腹水需要3000到4000ml以上,不如流动浊音灵敏。大量腹水时,两侧胁腹隆起,如蛙腹,检查时可出现液波震颤。
扩展数据
诊断腹水常用腹部超声和腹部CT,可检出300ml以上腹水。影像学 *** 也可用于评估腹水量并进行定量分类:
1级或少量腹水:只有超声才能发现的腹水,深度3cm。
2级或中度腹水:患者常有中度腹胀,腹部对称隆起,超声下腹水深度3 ~ 10 cm。
3级或大量腹水:患者有明显的腹胀和移动性浊音,腹水深度10cm。
评估不同级别的腹水有助于了解腹水的程度,有助于针对性的治疗。
百度百科-液体波震颤
百度百科-手机有声音
这足以引入液体波震颤。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别忘了在这个网站上找到更多关于液体波震颤和振动的信息,以及水声和液体波震颤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