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豆豆staR>的回复:
工具: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x0dx0ax0dx0a茶壶(紫砂壶),是泡茶的咯;随手泡,是煮水的;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来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盘下面用来放洗杯的废水;茶洗,是一个大碗,用来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来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从茶壶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闻香杯,是用来暖手和闻茶香的;茶针,用来通壶嘴;茶勺,是用来装茶叶的;茶夹,就是用来夹住茶杯,进行洗茶杯等工作。x0dx0ax0dx0a步骤: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x0dx0ax0dx0a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x0dx0ax0dx0a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x0dx0ax0dx0a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x0dx0ax0dx0a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x0dx0ax0dx0a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x0dx0ax0dx0a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x0dx0ax0dx0a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x0dx0ax0dx0a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x0dx0ax0dx0a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x0dx0ax0dx0a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x0dx0ax0dx0a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x0dx0ax0dx0a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网友<苏州马小云>的回复: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那茶道的基本流程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道的基本流程,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的基本流程
静气,即排除杂念,静下心来,营造一种安详的气氛;
烹汤,即取泉水(或河水)烧沸烹气一般用瓦器、锡壶,要洁净无异味,火须旺炽无烟,文武相宜;
焚香,敬茶圣陆羽;
涤器,洗涤茶盏,茶盏要用白瓷,洁净无瑕,洗后用干布擦干;
烫盏,用开水汤一遍盏,以荡祛寒气;
赏茶,察茶色,观察形,闻茶香;
投茶,用三指在茶筒中取茶,投入盏中,一般每盏以3-5克为宜;
洗茶,用一沸水少许浸润茶叶,而后将头汤倒去,使茶叶湿润涨发;
注汤,用三沸水,提壶急水下冲,但茶汤要均匀,水至七分,加盖少顷;
敬茶,举案齐眉,以茶敬客,以茶会友;
闻香,约三分钟,将茶盖轻轻揭开一缝,使香气溢出,沁人心脾;
观色,绿茶已青翠为胜,观之汤清叶绿为上品,浑黄者次之;
品味,轻啜一口于齿颊间灌漱,再徐饮慢品,俟甘津潮舌,始得茶之真味。以上”茶道”即可配乐表演,亦可亲身试验,必定会从中得到乐趣,以益身心健康。
茶道的思想
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
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
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1982年,首都春节团拜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已故的朱德委员长曾有诗云:“庐山云雾茶,示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体会之深,令人敬佩。
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团体商谈,协商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往往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在联谊中的桥梁组带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