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豆豆staR>的回复:
烟标虽小但有价值,因为它记载了一个烟的历史。香烟是个舶来品,一百多年前从海外传过来,并逐渐被人们接受。一开始中国人进口香烟,没有自己的工厂,后来有了自己的民族品牌。1880年,奥匈帝国的卷烟商为了扩大商品影响,在卷烟制品上别出心裁地贴上一个标志,即“尼尔牌”——世界上最早的烟标诞生,而后被世界各国卷烟厂商所效仿。1902年,天津北洋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龙球”牌商标,是我国最早的卷烟商标。
香烟虽然品种是外来的,但民族品牌是自己的,而烟标则记载了这个品种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作为商品包装,烟标是一种包装艺术。它的设计,像邮票一样,是工艺美术的一部分。目前,烟标是世界四大平面印刷品收藏之一,全世界都有烟标收集者。一个珍奇烟标的价值往往远高于香烟本身。
烟标百年,在其不断扩展和深化实用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反映出其时代特色。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烟标多为外商及封建、官僚或民族资本家所生产,图案标新立异,雅俗并承。这类标因年代已久远,存世量少,所以价格也相对较高,一般需在1000元至5万元左右。
建国初期的烟标(厂名字样)有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之分,品种繁多,纸质欠佳,一般应在20元至50元之间。在这一时期还有一类“抗美援朝”标,因产品多为赠与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以流传在国内的极为稀少,因此很难得,拍卖价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烟标是收藏界人士格外看重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由于红色满天,语录至上,八个样板,时代性强,所以非常热门,其价格也颇高,一般都在600元至3万元左右。如单枚烟标“铁梅”5年前价格为200、300元左右,现在最低也要1000元。应从稀有度、史料价值、艺术性及知识性4个方面考虑是否收藏此枚烟标。
改革开放之后,烟标更加灿烂也更加泛滥。除国营、集体厂之外,个体厂家也纷纷上马,一时精品与次品同生,鱼目与珠玑共存,“三无”标【没有注册商标、焦油含量、烟型型号(也叫做口味,如:烤烟型、混合型、外香型、雪茄型等等)、“吸烟有害健康”警句及条形码的烟标】更是混迹于世。目前这类烟标的价位较低,应在5元以下。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生产的烟标,这类烟标由于环境原因,存世量极为有限,难觅难寻,可遇而不可求,有胆有识的收藏家见到这种烟标一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