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1、种苗繁育:采用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
2、茶树栽植:时间在初冬或早春进行,密度每公顷45000至75000株。
3、施肥:采用沤熟有机质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化肥,按每采收100kg干茶计算,有机质肥施用量≥500kg。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1、采摘时间:鲜叶采摘一般从3月至11月。
2、采摘标准: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四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
3、采摘方法:人工采摘或机械采摘。 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初制、精制两个过程。
一、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 —杀青 —初揉 —堆闷 —复揉 —干燥 —毛茶。
二、初制加工技术要求:
1、鲜叶:选用适制茶树品种芽叶为原料。
2、杀青:要均匀,杀青以叶质柔软,叶色转为暗绿色,青草气味基本消失为适度。
3、初揉:趁温揉捻至成条索。
4、堆闷:初揉结束后进行筑堆堆闷,当堆温达到55℃时,及时进行翻堆散热,当堆温降到30℃时再收拢筑堆,继续堆闷直到适度为止。
5、复揉:再次揉紧成条索。
6、干燥:干燥至茶叶含水分不超过15%,成为毛茶。
三、精制加工工艺流程:毛茶 —筛选 —拼配 —渥堆 —汽蒸 —压制成型 —陈化 —成品。
四、精制加工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适时翻堆散热,待叶色变褐,发出醇香即可。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 感官特色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 外 形 内 质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
级 紧细、圆直 匀整 黑褐,黑,油润 净 陈香纯正 陈,醇厚 深红,明亮 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
级 紧结、尚圆直 匀整 黑褐,黑,油润 净 陈香纯正 陈,尚醇厚 深红,明亮 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
级 尚紧结,尚圆 较匀整 黑褐,黑,尚油润 净,稍含嫩茎 陈香纯正 陈,浓醇 尚深红,明亮 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
级 粗实、紧卷 较匀整 黑褐,黑,尚油润 净,有嫩茎 陈香纯正 陈,尚浓醇 红,明亮 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
级 粗实 尚匀整 黑褐,黑,尚润 净,有茎 陈香纯正 陈,醇正 红,明亮 褐,黑褐,稍硬,明亮 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 ≥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 ≥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 ≥28.0%。
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