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应付福利费的问题(资产负债表填哪里)。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总结。让我们来看看。
企业所得税计算中应付福利费的扣除标准
允许扣除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
政策基础: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
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的有:
1.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店、医生办公室、托儿所、疗养院等。
2.职工医疗、生活、住房、交通等方面的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支付给异地出差职工的医疗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的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补贴、取暖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助、救济费、职工食堂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差旅费等。
不属于职工福利费的支出:
1.退休工人的费用。
2.对被解雇员工的补偿。
3.员工劳动保护费。
4.员工在病假、产假和探亲假期间获得的补贴。
5.员工学习费。
6 .职工伙食补贴(包括企业职工午餐补贴和出差期间伙食补贴)。
案例:假设2014年职工工资总额100万元,企业实际福利费16万元。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允许扣除额是多少?个税调整会有变化吗?怎么改?
答案解析:福利费允许扣除额为100万× 14% = 14万,增加额为16万-14万= 2万。
扩展数据:
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医疗费(包括企业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医务人员工资、医药费、因公受伤职工异地就医差旅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浴室、理发店、幼儿园、托儿所职工工资等。
参考:百度百科-应付福利
福利支付的主体是什么?资产还是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
应计福利费是职工福利费,在会计上视为负债。从税后净利润中提取的福利基金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在会计上作为所有者权益。
从费用中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医药费、医务人员工资、医疗费用等。符合相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非经常性奖金(如特殊贡献奖、年终奖)和职工集体福利也在本科目核算。
行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先提取后使用的方式,但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年终,如果当年提取的福利费大于支出,应冲回,否则应补足,并修正下一年度提取的福利费比例。
也可按实际发生额收取福利费,直接计入相关成本。如果与税法规定不一致,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原有的福利基金结余可以不作调整使用。在首次实施后的之一个会计期间,将发生的福利费从以前年度应付福利费中扣除,直至结清账户余额。
可见,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修订后的《财务通则》赋予了企业更大的自 *** 。这意味着会对企业经营成果中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期间费用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会计处理上,取消了原“应付福利费”一级科目,增设“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职工福利费。发生的福利费按计算对象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应付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2007年起,财政部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即可以不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而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应付福利费的会计处理分为两个流程:
之一个过程是积累福利基金。
借: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第二个过程是使用福利基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款:银行存款
扩展数据: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和修订后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将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由受益方按照产品或商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当企业决定授予非货币利益时: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等。
贷款:应付工资-非货币福利
实际支付非货币性利益时,确认收入并计算相关税费:
借项:应付款-非货币福利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同时,将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的成本结转为非货币性利益:
借方:主营业务成本
贷款:库存商品
2.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的,应当将房屋各期计提的折旧按照受益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将租赁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的,应当将各期应付租金按受益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确定受益人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百度百科-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应该结转到哪个科目?
福利费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之一。根据财务处理的标准和要求,福利费需要结转到相关科目进行核算。通常会计科目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五险一金、公积金。福利费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公休日、病假、带薪假期等。福利费计入工资账户,不符合财务统计和税收法规要求的,需要转入应付福利费账户,有利于维护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也可以方便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
什么是应付福利?
企业按规定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本企业职工享有的尚未支出的职工福利费。为了保障职工健康,提高我国职工集体福利待遇,根据规定,企业可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14%)提取职工福利专项基金,称为职工福利基金。这部分从成本中提取,尚未使用,形成企业对职工的流动负债。应付福利费的核算与应付工资相似。按月提取时,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使用时,借记“应付福利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
有关应付福利基金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查看更多。
应付福利费的会计分录
1、企业福利费的会计分录是:
借方:管理费-福利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企业支付应付福利费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款:银行存款
3.企业福利基金期末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方: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福利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企业应付福利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该科目核算企业按有关规定应付职工的各类薪酬。
以上是关于应付福利费和资产负债表填哪里的介绍。不知道你有没有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关注这个网站。